Revision Group —– 溫習小組

一個溫故知新、實驗野心、發揮創意的園地
~天下事~

兩黨為何有此一着?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高達

我手寫我心!

由「補選」變成「公投」,再從「公投」變成「起義」,社民連與公民黨主理的「五區總辭」最終演變成「全民起義」。「起義」一詞指為正義而起事,但同時令人聯想到揭竿起義,武昌起義等歷史上以武力和流血衝突去推翻政權的事件,人們容易將起義、暴力及推翻政府連上關係。如此令人不安的用字,對溫和派和中間派的選民的投票意向影響最大,他們會覺得公、社兩黨過份偏激,五區總辭其實另有目的,模糊了原來爭取民主的焦點,最終削弱選民的投票意欲。公、社兩黨行如此具爭議的一步棋,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呢?我看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增加補選勝算。自由黨率先以起義一詞過份激烈,並有挑戰一國兩制的意味為由杯葛公投,並表明不派人參與補選。表面上,建制派不派員參加補選會令市民的投票意欲下跌,進而影響所謂「公投」的投票率和認受性。但想深一層,建制派的冷待反而對兩黨有利,因為五位總辭的議員之中,社民連三子的勝算並不穩固,三人過去給人的印象是只懂搞局,常作出位過激行為卻鮮有建樹,市民補選時以選票對三人作出懲罰亦非不可能,一旦三子出局,建制派議員取而代之,泛民便會失去關鍵的否決權(由廿三席變成廿席)。為了保住關鍵議席,兩黨以激進的立場使建制派杯葛補選,五人自能不戰而勝。

第二,令建制派杯葛選舉。上文已說過建制派杯葛公投可令投票率偏低,公投缺乏認受性,但全民起義是兩黨主理,結果亦由兩黨解讀,以上的結果亦能給兩黨口實,將責任推給建制派,指他們只為政府服務,對爭取民主缺乏熱情,而自己則站在民主高地,藉此進一步突顯民主先鋒的形象,累積政治資本。

第三,提高打反中牌的條件。「起義」的字眼觸動香港各界之餘,對中央政府來說更是敏感,「起義」所反的是什麼呢?反政府?還是反共?這給北京領導人一種被挑戰管治權威的感覺。若然中央為此作出義正辭嚴的反對聲明,兩黨可直指中央干涉,搧動一批對共產黨不滿的人士,激發他們更投入全民公投。相反即使中央政府不明言不滿,建制派杯葛公投又可被說為中央在幕後發出指示,企圖影響香港民主發展。

公民黨與社民連提出全民起義,令我對兩黨推動五區總辭是為了讓市民表達民主訴求的主張有所懷疑,不禁令我想到一句名言:「政治上只有永遠的利益」。希望各位能夠用理性去分析這件事,為自己找出一個答案。

Share

相關筆記:

由 高達 寫在[天下事]筆記本內 | 寫回應

回應欄

[非面書留名回應] 請填寫你願意提供的個人資料及回應。

你的回應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