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Group —– 溫習小組

一個溫故知新、實驗野心、發揮創意的園地
~2011地球紀錄~

2011國際十大新聞 (人民日報)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大C

一個鍾意寫東寫西的IT仔
鍾意去旅行,但卻唔多Plan旅行...
鍾意參與朋友活動,但卻唔多主動攪活動...
鐘意打機睇動漫,但卻唔多有時間...

Latest posts by 大C (see all)

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

中美關係明確新定位

1月18日至2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在68小時內,胡錦濤訪問華盛頓、芝加哥,出席近20場活動,與奧巴馬總統等美方領導人坦誠交換意見,與各界廣泛接觸。增進了中美戰略互信,推動了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擴大了兩國人文交流,促進了兩國地方政府合作,加強了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協調。這次訪美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雙方決定共同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為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兩國領導人為雙邊關係確立的新定位,必將推動中美關係沿著健康穩定的軌道向前發展。中美作為全球第二和第一大經濟體,兩國加強合作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中國成功撤離在利人員

保護海外公民能力提升

2月下旬,利比亞政局急劇動蕩,中國在利人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自2月22日至3月2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國內外有關部門協調配合,中國海陸空三路並進,將有回國意願的中國公民35860人全部安全撤離。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公民的行動,是第一次海陸空聯動、第一次派出軍艦與軍機參與撤離、第一次在撤離中動員眾多友好國家進行協助,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不斷深化的“人文外交新政”,也反映了中國對海外公民保護能力的巨大提升。堪稱奇跡,舉世讚嘆。

大地震引發海嘯核泄漏

復合型災難重創日本國

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裏氏9.0級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宮城縣、岩手縣、福島縣等沿海地區遭到毀滅性破壞,世界多個國家受海嘯影響。地震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蹤,為日本二戰後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受地震和海嘯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最高級別第七級核泄漏事故,放射物波及全球許多地區。核泄漏問題使核能到底向何處去成了世界各國思考的一大焦點問題。此次大地震及引發的海嘯和核泄漏對日本經濟的打擊超過國際金融危機,並對其他國家工業生產形成影響。

歐美債務危機交相激蕩

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增大

4月7日,葡萄牙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正式救助申請;6月29日,希臘議會通過新經濟緊縮計劃;10月27日,歐元區成員國領導人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從葡萄牙到希臘,再到意大利等,高債務不僅引發政局動蕩,希臘、意大利總理相繼換人,而且在歐盟內引發激烈的“捍衛歐元”爭議,歐盟一體化進程受阻。

美國經濟增速遠低于預期,公共債務突破法定上限,引發國會兩黨激烈爭鬥,不得不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以避免美國出現歷史首次債務違約。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長期主權債務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

2011年,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歐美債務危機不斷蔓延,世界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增大。

拉登逃逸十年終被擊斃

國際反恐鬥爭任重道遠

5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軍當天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發動“定點”行動,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聯合國安理會2日通過主席聲明,認為這是全球反恐鬥爭中取得的“決定性進展”。為防止“基地”組織報復,美歐各國加強安保措施,很多國家擔心引發新的動蕩。6月16日,“基地”組織推舉二號人物艾曼‧扎瓦希裏為該組織新領導人。拉登被擊斃後,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針對巴發動多起報復性襲擊。

兄弟止戈走向和平

南蘇丹共和國成立

7月9日,根據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和蘇丹南部地區公投結果,蘇丹南方正式宣告分離,成立南蘇丹共和國,首都為朱巴,蘇丹第一副總統兼南部自治政府主席薩爾瓦‧基爾宣誓就任南蘇丹共和國首任總統。同一天,蘇丹正式承認南蘇丹為“獨立和主權國家”。7月14日,第六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接納南蘇丹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3個會員國。目前,蘇丹北南雙方仍存在邊界劃分、石油資源分配、阿卜耶伊地位、外債分擔等未決問題,但雙方領導人多次表示,尊重和平承諾,不再進行戰爭。

“竊聽門”擊垮百年小報

西方新聞倫理備受質疑

7月10日,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英國通俗小報《世界新聞報》因一係列竊聽醜聞而停刊。

調查顯示,該報竊聽行徑不但涉及英國王室、名流,而且包括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伊拉克戰爭陣亡士兵家屬等,被竊聽無辜民眾可能多達4000人。

《世界新聞報》曾是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之一,有168年歷史,刊登名人消息是其辦報特色。“竊聽門”事件擊垮了這家百年報紙,在全球新聞界引起極大震動,英國媒體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備受質疑。同時,“竊聽門”醜聞暴露了西方新聞倫理的墮落,凸顯了監管乏力、放縱無底線的所謂“自由”等問題,引發了全球范圍內關于新聞自由與隱私和人權保護之間界限的討論。

挪威惡性槍案恐怖喋血

歐洲極右回潮舉世震驚

7月22日,挪威遭受嚴重恐怖襲擊,本土極右翼分子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在首都奧斯陸市中心政府辦公樓附近制造炸彈襲擊事件後,又偽裝成警察在奧斯陸以西40公裏處的于特島開槍射殺挪威工黨青年團營地內的集會者。兩起恐怖事件共造成76人死亡,80多人受傷。布雷維克被捕後毫無悔意,聲稱希望借此引發一場反對多元文化主義的革命。近年來,極右運動在歐美地區出現抬頭跡象。今年8月,包括英國首都倫敦在內的數座城市發生由示威演變成的騷亂,造成重大損失。11月,德國一極右團體制造係列殺人案;美國紐約右翼分子炮制數起針對猶太人的汽車縱火案。分析人士認為,在當今歐美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發生復雜變遷的背景下,以排外主義、民粹主義為代表的右翼勢力獲得發展的空間。

實驗發現中微子超光速

愛因斯坦相對論受挑戰

9月23日,位于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研究結果顯示,在向730公裏外的意大利國立核物理研究所大型中微子振蕩實驗項目組以接近光速運動的方式傳遞粒子束時,中微子束到達時間比預計的早了60納秒(1納秒等于十億分之一秒),這意味著,中微子以快于光速的速度飛行。一旦這一發現被驗證為真,將顛覆支撐現代物理學的愛因斯坦相對論。鑒于科學界對此試驗結果的質疑,歐核中心在10月份更換了設備,優化了實驗方案並開始復核中微子超光速實驗。11月17日,該研究團隊再次發布報告稱,二次檢驗獲得了與第一次實驗相同的結果,且以此排除了實驗過程存在錯誤的可能性。科學家表示,這一結果潛在影響巨大,將徹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存在的看法,甚至改變人類存在的模式,因此亟需其他實驗的獨立測量進行重復實驗。

西亞北非局勢劇烈動蕩

多位政治強人被迫下臺

10月20日,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武裝攻佔了卡扎菲軍隊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扎菲在交火中被俘並因身負重傷而亡。10月23日,“國家過渡委員會”宣布利比亞全國解放。10月31日,北約正式結束在利比亞境內持續7個月的軍事行動。由阿卜杜勒‧凱卜擔任總理的利比亞過渡政府11月22日宣布成立。

今年年初以來,西亞北非多個國家政局發生動蕩。1月14日,持續動蕩了近一個月的突尼斯局勢急轉直下,總統本‧阿裏當天宣布解散政府,飛抵沙特尋求庇護。1月25日,埃及發生全國性大規模反政府抗議行動,最終迫使統治埃及近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于2月11日辭職交權。與此同時,也門、巴林等國也發生集會遊行活動。11月23日,也門總統薩利赫簽署了海灣國家提出的旨在化解也門危機的權力移交協議及實施機制協議。敘利亞3月份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後,美英法等西方國家施壓要求總統巴沙爾下臺,而阿盟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敘利亞政局走向至今尚不明朗。

(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聯合評選)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1-12/31/c_122518775_1.htm

Share

相關筆記:

由 大C 寫在[2011地球紀錄]筆記本內 | 寫回應

回應欄

[非面書留名回應] 請填寫你願意提供的個人資料及回應。

你的回應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